我们生活中绝大多数的物品,从椅子到 APP,都是人为设计出来的。理解用户的想法,能够让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采用更加贴合用户的设计方案。让人感觉笨重难用的产品,大多都不够体谅用户,忽略用户在使用产品中的深层次需求,不清楚用户行为的规律。
绝大多数人都认为,我们都已经熟知了人的思想和行为,用户的需求很容易满足。做点调研,做点测试,然后好像就什么都知道了。事实并非如此。
现实情况是,我们能看到的往往只有用户的行为,但是大脑意识中,思维真正的运作方式,影响一个人行为的深层原因,我们没有确知。为了分析用户深层的思维,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。好在行为模式并不是无迹可寻的,加州大学设计实验室主任 Don Norman(也就是《设计心理学》系列的作者)提出过一个用户行为的 7 个层面,在此基础上观察用户和产品之间的互动,可以让我们更容易理解人的行为和意图。
以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实例来作为研究对象,在此基础上来探讨用户行为的 7 个层面。
假设,我要读一本书。我躺在床上看书,日落西山,暮色将近,天色已晚。光线越来越黯淡,我觉得光照不足了,没有额外的光照,书就看不下去了。
我目前所从事的活动是读书,但是我们的目标是:需要更多的光照来继续阅读的行为。
我接下来要怎么做呢?
我可以打开窗户试图让更多的光线进来;
我可以打开附近的灯;
我可以在明天早上等光线充足的时候再看。
在现阶段,我仔细分析了自己所处的场景,为了实现目标,我选择打开附近的灯。
当我确定计划之后,我还得确定具体的执行方式。是我让别人去开灯,还是我自己去开灯?
最后我决定自己去执行,也就是我自己去开灯。
在这个案例当中,当我们自己去操作的时候,行为通常是潜意识驱动下完成,并不会有上述的一个一个阶段清晰地展现出来。如果是更为复杂的事情,也许是经过仔细的思考,甚至需要经过一个复杂的学习曲线,这样整个过程可能会以更加有意思的样子展现出来。
等等,这个地方开始出现一个问题了,上面只提到了 4 个层面,那么 7 个层面包含哪些呢?
用户行为的 7 个层面,指的是用户想要做的事情和目标之间,可能存在的全部行为和方案等全部因素,它们连接了两者。
联系整个用户交互的过程,结合整个环境,将用户的行为划分为有意识和无意识的两个层面,这 7 个层面就清晰地呈现在你的面前:
目标。用户不论是想做什么,他通常都会有一个目标。
设定好目标之后,是三个执行阶段:
计划(用户会想到一个行动的大概方略)
指定(落实方略的一系列过程)
执行(将一系列过程具体落实下来)
在思考和执行并逐步靠近目标的过程中,我们的大脑并不是停滞的,而是会不断地评估当前的情况,而这个过程同样涉及到三个层面:
感知(感知发生了什么)
解释(解释感知到的信息并理解所处状况)
对比(将所获得的结果和目标进行比较)
这就是抽象出来的我们大脑的运作机制。这个框架对于设计过程而言,是非常有效的,无论是设计数字产品还是物理实体,它都是兼容的。当你使用这个过程来匹配用户交互和行为的时候,可以更容易理解所面临的状况,从而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。
那么,是否所有的行为和任务都应该完全套上这 7 个层面呢?